体验康养新模式,寻根高平谒先祖|深圳侨商赴晋城考察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1-06-01发布人:深圳市侨商会
5月17日-5月21日,应晋城侨联之邀,我会组织会员企业赴山西晋城,参加2021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和第六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民间拜祖典礼活动。
受翟美卿会长委托,本次活动由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尹小满带队,一行近20位深圳侨商企业家,开启为期一周的考察交流之旅。
01
为什么选择晋城?
提到晋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乔家大院?太行山?煤老板?抑或是晋商?台湾首富郭台铭?
实际上,晋城的实力不可小觑。论GDP,除了省会太原外,晋城是山西名副其实的老大。论文化底蕴,“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的传说,中国围棋的源头”棋子山“足以秒杀一众景观。
然而,让人更为想像不到的是,作为“资源强市“的晋城,经济转型的重心,却是与千篇一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迥然不同的“晋式”康养模式。
可以作为佐证的是,据媒体报道,5月19日,2021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上,晋城市政府与联合国老龄所签署《世界康养示范城市认证及老龄战略合作协议》。晋城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评论说,“这个协议的签署,代表着晋城通过了联合国老龄所的前期调研和考察,符合建设世界康养示范城市的条件。”同时,这意味着晋城有望成为全国首个“世界康养示范城市”。
人们不禁要问:晋城的底气何来?
02
晋式康养底气何来?
实际上,这已经是晋城第二次举办这样的全国性康养大会。从2020年9月晋城举办首届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开始,晋城已经成为全国性康养大会的永久会址。
近年来,文旅康养产业已经成为晋城这座千年古城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举措。据晋城市副市长梁丽萍介绍,自首届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开始,市政府从全市1553个村中选取基础条件良好、康养资源丰富的100个村落和大阳古镇100个明清院落,以“太行人家”为整体品牌,打造了“百村百院”工程。今年“五一”,首批28个重点康养特色村和30处康养特色院落已开门迎客。陵川县的睡眠小镇松庙村、时尚小镇浙水村、沁水县的徒步文旅小镇杏则村前期已经运营,因其功能独特、特色鲜明,已成为文旅康养者的网红打卡地。
在梁丽萍看来,晋城的资源优势是发展康养产业的重要支撑,“晋城地处南太行,三山环绕、两河相拥,是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具备发展康养产业、提供康养服务的生态气候优势。”
梁丽萍介绍,晋城有72处国保单位、206处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117座古堡,具有发展文旅康养的丰富资源;还有20余种特色农产品、750余种中药材、30余种食药同源产品,具备发展功能食品、培育康养产业的坚实基础。
03
晋城之旅收获了什么?
从康养产业博览会巡馆到大阳古镇百院考察,从司徒小镇观看《千年铁魂》打铁花表演、无人机表演,到高平炎帝陵参加民间拜祖大典,深圳考察团感受到的,是一个千年古城深厚底蕴与前沿科技交织,资源强市向绿色未来转型的勃勃雄心。
在大阳古镇,考察团体验到的是“厚重”。作为“百院”工程的主战场,目前30个院落基本成型。泽州县大阳古镇是有着2600多年历史,拥有规模宏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被称为”中国古镇活化石”。大阳的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传奇人物,色艺双绝的赵飞燕,首创诸宫调的孔三传,耿介不阿、上万言书的茹太素,为国捐躯的武状元张大经等,都为大阳增添了传奇色彩。
在司徒小镇,考察团观看到的是,体现着晋城千年历史文化的传统表演《千年铁魂》打铁花,以及体现着现代高科技的无人机表演。这种历史与未来的交织,厚重与尖端的碰撞,展现着晋城这座文化历史名城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所蕴藏的巨大历史机遇。
打铁花表演很传统
无人机表演很前沿
在高平炎帝陵,深圳侨商会会员与全国各地的侨商组织一起,拜谒共同先祖,感受华夏荣耀,畅谈晋城商机,共话未来合作。
拜祖大典
此次晋城之行的收获,借用深圳侨商会10年资深会员、深圳华电电力消防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可的话来说,就是“了解新的康养模式,寻找新的投资领域,寻找更多合作伙伴”,他说,这也是他多年来一直追随侨商会的主要原因。
深圳侨商晋城考察团合影
深圳市侨商会成立于2000年,商会始终以为会员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慈善公益服务为宗旨,在全国率先实行侨界社会组织非官方市场化运作,取得成功,曾被国务院侨办誉为“深圳模式”,是深圳市侨界第一家5A社会团体。